2025年9月27日,即展览“田中功起:临时共同体”对公众开放首日,UCCA将邀请艺术家田中功起带来一场演讲,分享其近年艺术实践、创作思考及工作方法。随后,艺术家将与作家、编辑、译者安德鲁·梅尔克尔及本次展览策展人张南昭展开对话。三人将围绕展览内容,聚焦跨语言与跨文化实践在艺术创作中的转译,并探讨艺术家如何通过协作与临时共同体的生成,回应当下社会语境。
田中功起的早期创作以现成品为中心,实验性地探索日常物品中潜在的非日常可能。自2011年“3·11”日本大地震后,他的创作重心转向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关注,组织、策划、拍摄了一系列艺术家本人称之为“集体性行动”的作品。本次对话还将讨论这一创作转向以及展览中的代表性作品,思考艺术家如何在个体经验与艺术史叙事之间处理由此产生的张力与交错。
田中功起(艺术家)
1975年出生于日本栃木市,现工作和生活于京都。2000年,田中功起获东京造型大学艺术学士学位;2005年,获东京艺术大学艺术硕士学位。
主要个展包括“脆弱的历史(一部公路电影)”(善宰艺术中心/首尔、米格罗斯博物馆/苏黎世,2020/2018);“不确定任务”(镜花园,广州,2019);“临时性研究(工作标题)”(格拉茨美术馆,格拉茨,2017);“陶艺家与诗人”(亚洲艺术博物馆,旧金山,2016);“田中功起:在一起的可能性,以及实践”(水户艺术馆,日本茨城县水户市,2016);“脆弱的叙述者”(德意志银行美术馆,柏林,2015);“抽象的叙说——共通的不确定性与集体行动”(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日本馆,威尼斯,2013)等。他的作品也在群展和双年展中广泛展出,包括“抗体”(东京宫,巴黎,2021);“纵使黑暗,我仍歌唱”(圣保罗双年展,圣保罗,2021);“正确方向的每一步”(新加坡双年展,新加坡,2019);“情的时代”(爱知三年展,爱知县,2019); “行动!”(苏黎世美术馆,苏黎世,2017);“艺术万岁”(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威尼斯,2017);“生存痕迹”(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6);“M+进行:流动的影像”(M+,香港,2015)等。田中功起的作品被诸多美术馆收藏,包括香港M+、日本东京森美术馆、荷兰凡艾伯当代美术馆等。
安德鲁·梅尔克尔(作家、编辑、译者)
安德鲁·梅尔克尔(Andrew Maerkle)是一位作家、编辑与译者,现居东京,现任东京艺术周(Art Week Tokyo)编辑总监。2010至2024年间,他担任双语网络出版物ART iT的副主编。2006至2008年,他在纽约的ArtAsiaPacific担任副主编,并协助创办了该刊的年度特刊《Almanac》。
梅尔克尔亦为多家国际期刊撰稿,包括Aperture、Art & Australia、Artforum与frieze。他的译著《菅木志雄著作集 第二卷:1980–1989》于2025年由Skira艺术出版社出版。2018至2023年,他曾在东京艺术大学全球艺术研究科任教。